电气石粉产生负离子的机理
目前对于空气负离子产生机理的认识还很肤浅。作为一种**负离子发生器,电气石与电气石粉具有两个重要特性,即热电性和压电性,它在一定条件下,产生热电效应和压电效应。
热电效应,过去称之为焦热电现象,指有些晶体,当温度发生变化时,一部分带正电,另一部分带负电的现象。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压力作用下两端表面间出现电热差的现象,这种现象也称为正压电效应。基于以上两种效应的存在,当温度和压力有变化时(即使是微小的变化),能引起电气石晶体之间电热差和电压差,这种静电电压差可以高达1.0×106eV,这个能量足以使空气发生电离,使邻近的空气分子电离转化为空气负离子。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电气石的热电性和压电性主要源于Fe元素的二价和三价离子的存在以及Fe2+和Fe3+的转化作用。
负离子产生的基本条件是需要外界的能量激励条件,这些激励条件目前主要有放射线(γ射线)、自然光(含紫外线、红外线)、热、机械摩擦等。这些能量作用于负离子材料形成分子内部的静电压,产生逃逸的自由电荷。表面的自由电荷积聚,使周围大气成分中的O2、N2、CO2、H2O等分子产生较化反应,放出的e-与O2、CO2、H2O反应。O2→+eO-2O-2+nH2→OO-2(H2O)nO-2+CO2+nH2→OCO-4(H2O)n上述反应过程中生成的O-2、O-2(H2O)n、CO-4(H2O)n等离子形态,即为空气负离子。大气中空气负离子在时刻不停地产生,也在不停地消失。当空气负离子遇到尘埃或有害气体成分,就立即失去极性而消失。
目前,应用的空气负离子材料主要为电气石或者电气石粉。在粘胶纤维中嵌入电气石**微粉后,在一定外部能量波动状态下(如体温、阳光、压力,甚至是非常微小的作用下),即能引起负离子晶体之间高达1.0×106eV静电电势差,从而形成电场,高电压使电场中的空气电离,被击中的电子通过电气石结晶粉末两端所具有的*正、负极性,与普通的水、空气中的水分子或皮肤表面的水分子接触后,就能产生瞬间放电电离效应,将水分子电解为H+和OH-。H+与电气石释放出的电子结合而被中和成H原子,而OH-与其他水分子结合,可连续生成羟基负离子(H30-2)。经过这一过程的水,无论是碱性水还是酸性水,都会呈有益于人体的弱碱性。这也是粘胶纤维负离子功能纤维产生负离子的机理。
lmxclkj.b2b168.com/m/